大連化物所發現MOF類光催化劑的電荷分離和制氫活性具有晶面依賴性
2023-07-21 氫.制備
近日,大連化物所太陽能研究部太陽能制儲氫材料與催化研究組(DNL1621)章福祥研究員等人在MOF材料晶面誘導光催化電荷分離與分解水制氫活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控制合成了不同{001}/{111}晶面暴露比例的NH2-MIL-125(Ti)片,發現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半反應活性高度依賴于暴露{001}晶面比例,并利用理論計算和多種表征技術等揭示了其背后的結構影響本質,發現具有豐富飽和配位Ti原子(Ti6c)的{001}晶面更有利于捕獲和傳遞光生電子,進而促進電荷分離。
2023-07-16 氫.組織
氫啟未來網獲悉,7月14日,由中車株洲所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輛氫能源智軌電車在湖南株洲成功裝運發車,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來西亞。這不僅是氫能領域的一次里程碑,更是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合作的顯著成就。
2023-07-14 氫.工業
近日,寶武低碳冶金試驗平臺取得了新的突破,數據顯示富氫碳循環高爐的日產量持續保持在1900噸以上,平均利用系數更是達到了5.0t/m,打破了之前的紀錄。這一成果不僅展現了HyCROF的卓越技術實力,同時也為寶武低碳冶金科技進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了探索爐況的穩定性和產量、成本等重要指標之間的關系,HyCROF的管技人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23-07-14 氫.組織
經過和潛在合作對象坦誠溝通,英特利順利完成了A輪融資工作,融資總額近億元。本輪融資的成功完成,標志著英特利企業的發展將邁入全新階段。借助新一輪融資的資金支持,英特利將進一步加大制氫整流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新一代產品的迭代更新,并在全球加速渠道布局,擴大品牌影響力。再次感謝各方朋友長期以來對英特利的信任與支持。
2023-07-11 氫.組織
固態儲氫是一種通過特殊的儲氫材料將氫氣轉化為固態氫化物的技術。固態儲氫裝置,既可在較低的氣壓、較小的空間存儲大量氫氣,又可在溫和的條件下,連續可控釋放氫氣。近年來,中國有研所屬有研工研院與有研廣東院聯合開發出一系列固態儲氫產品,并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了示范應用。
2023-07-11 氫.組織
7月11日,中科氫易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中科氫易在半年內披露的第二起融資信息,麟閣創投作為種子輪的領投機構,在本輪亦持續加注。市場、資金、政策等多管齊下,也為制氫設備關鍵零部件國產替代的技術突破帶來強大推動力。何慶一表示,“通過技術發展與規模化生產雙向驅動,國產復合隔膜將助力堿性電解制氫技術在規模、成本、性能等綜合性能上繼續保持競爭優勢。”
一場800億投資價碼的氫能破局,輝豐股份與中能建首次達成戰略合作
2023-07-11
7月10日,輝豐股份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輝豐石化與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達成《氫氨醇綠色能源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液氨和甲醇產品的儲運銷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同時以液氨貿易為支點,利用中能建先進的氫氨一體化技術,進一步拓展綠氨新能源產業的上下游。據公告資料,中國能建氫能公司自2022年起陸續開發投資吉林松原、甘肅蘭州、酒泉、內蒙古等多地可再生能源氫氨醇一體化綠色能源項目,總投資額高達800億元。
全球首套!常溫常壓有機液體儲氫加注一體化示范項目成功完成全流程貫通
2023-07-10
7月6日,一個全球領先的氫能項目在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實現了重大突破。這是由中國化學建投公司聯合氫陽公司打造的全球首套常溫常壓有機液體儲氫加注一體化示范項目,成功完成了從“氫油”制備、運輸、脫氫到氫燃料電池車加注的全流程貫通,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可以商業化的預期目標。在現場,利用脫氫裝置對“氫油”進行脫氫處理,還原出符合國家標準的高純度氫氣,最后將氫氣加注進氫燃料電池車。
2023-07-07 氫.組織
7月7日,蒂森克虜伯旗下氫能業務板塊蒂森克虜伯新紀元公司成功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高級市場)上市。蒂森克虜伯新紀元公司是世界一流的綠氫生產電解設備供應商之一。首次公開募股(IPO)總額約為5.26億歐元,將用于蒂森克虜伯新紀元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在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以穩定股價的情況下,蒂森克虜伯將保留蒂森克虜伯新紀元至少50.2%的股份。
氫盛能源成功突破兆瓦級PEM電解槽技術難關,助力上海申能集團氫能全產業鏈布局!
2023-07-06 氫.組織
氫晨科技近日宣布,旗下子公司上海氫盛創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兆瓦級大功率質子交換膜電解槽,這是一種制取綠氫的關鍵設備,標志著該公司在氫氣制取設備制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進一步完善了其氫能全產業鏈布局。此次發布的PEM電解槽是利用質子交換膜將水分解成氫和氧的設備,是制取綠氫的一種主流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