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富氫能”)科創板IPO撤單。
上交所表示,因國富氫能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據了解,國富氫能于6月29日在上交所披露了科創版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國富氫能本次擬發行不超過3010萬股,占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0144488股。本次發行均為新股,不涉及股東公開發售股份。
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為20億元,其中15億元用于氫能裝備產業基地三期項目,其中擬新增年產8萬支III型瓶、500套水電解制氫設備產能,液氫及Ⅳ型瓶研發中心項目,另外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招股書顯示,國富氫能近年增收不增利,且虧損呈擴大趨勢。2019至2021年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由1.76億元增長至3.30億元,同期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由-0.18億元下降至-0.66億元,虧損擴大了266.67%。主營業務毛利率呈震蕩下降趨勢,分別是16.71%、22.39%、10.37%。
國富氫能所生產的車載高壓供氫系統和加氫站成套設備,屬于技術密集型產品,車載高壓供氫系統具有安全性高、穩定性高、輕量化等技術要求,加氫站成套設備注重加注的安全性、精確度,兩款產品分別應用于燃料電池汽車、交通基礎設施加氫站。隨著各能源公司、部分相關上市公司加強對于氫能領域的研發資源投入,如果未來行業內出現突破性技術或者全新的技術路線、公司因持續技術創新不足或者未能及時調整研發技術路線,未能及時進行技術升級迭代導致技術水平落后,可能將導致公司產品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則公司將面臨產品競爭力缺失、市場地位下滑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
國富氫能若無法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綜合性能等多方面途徑保證自身優勢,則會面臨因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的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國鴻氫能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剛知曉國富氫能科創板IPO終止之后,氫啟未來網就從界面新聞獲悉,2022年11月1日,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2022年11月2日獲接收材料。
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著國鴻氫能取得“小路條”,或很快就可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成為繼億華通之后第二家擬香港上市的的氫能技術公司。
國鴻氫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產品的高科技企業,立志于核心技術國產化、產品制造規模化,運營場景商業化。2016年推動全國首條商業化公交示范線投入運營,2017年建成燃料電池電堆生產線,2019年助力我國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國外,2020年推出鴻芯GI電堆,開啟電堆“1”字頭時代,國鴻氫能秉持燃料電池產業“國產化、自主化”的鴻芯壯志,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氫燃料電池產品和完善的系統解決方案。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優質可靠的產品、完善的服務體系,連續保持5年燃料電池電堆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25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35次;知識產權方面有商標信息331條,專利信息185條,著作權信息7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9個。
截至目前,國鴻氫能已歷經6輪融資,投資者包括上海納米創投、涌鏵投資、中融鼎新、美錦能源、鴻盛豐泰、中銀粵財、粵財創投、誠信創投、華亦投資、中車綠脈、紅塔創投、源騰投資、卓能投資、國中資本、潤土投資、青島城投集團、中國中車、昇輝科技、招銀鼎洪投資、重慶御隆、水大投資、凱鼎投資、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