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氫燃料電池因其高效、環保的特性備受關注。然而,作為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的碳紙,一直受制于國外壟斷,導致國內產業發展受到限制。
9月19日,國科領纖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由麟閣創投與戈壁創投共同領投,小飯桌創投、常州偉馳基金跟投。融資資金將用于公司碳纖維原紙和碳紙產線建設,有望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關鍵材料國產自主。
國科領纖成立于2023年,位于江蘇常州武進區,專注于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碳紙及相關“卡脖子”材料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創始人吳剛平博士帶領的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于國內最早從事氫燃料電池碳紙研究單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國科領纖現已打通從碳原紙到氣體擴散層環節的工藝,并攻克了碳紙專用粘結劑配方與適用性工藝設備,實現了碳紙“點焊接,強粘結”,獲得了專利授權。
據悉,氣體擴散層、催化劑、交換膜是氫燃料電池和 PEM 電解槽的關鍵零部件,作為業內普遍認同的三大“卡脖子”材料,催化劑和交換膜已陸續實現國產自主。而碳紙作為氣體擴散層的基材,是制約我國氫燃料電池領域發展的核心基礎材料。受限于復雜的工藝及裝備,我國至今未能實現量產碳紙。因此,碳紙也被稱之為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國產化的“最后一個壁壘”。
國科領纖現已具備從連續纖維處理、碳原紙生產、碳紙生產全流程技術、批量化生產的能力。在吳剛平博士的帶領下,國科領纖將繼續推進常州碳紙制備產線的建設,夯實碳紙量產基礎,圍繞自主自產碳紙進行持續性的技術開發,助力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
麟閣創投表示:“氣體擴散層作為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關鍵“卡脖子”材料,長期受制于碳原紙的生產技術,產業化進程緩慢。公司依托中科院煤化所在碳纖維及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數十年積累的基礎研究及工程化經驗,具備了突破碳原紙批量化生產的關鍵能力,吳老師作為具有深厚科研背景的創業者,在公司成立至今展現出了嚴謹的科研精神和高效的執行力。麟閣創投將持續支持創業者,與優秀的創業團隊一起為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戈壁創投副總裁俞悅表示:“我國目前用于氫能產業以及液流電池產業的碳纖維紙幾乎空白,國內燃料電池廠家以及氣體擴散層廠家普遍采用進口碳纖維原紙經二次加工后成為氣體擴散層,國科領纖團隊是國內最早從事碳纖維原紙材料研發和規模化量產嘗試的團隊之一,相信團隊能夠為市場帶來高性價比的國產化量產產品。”
常州偉馳基金總經理李超表示:“為引領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企業落地,促進武進區、西太湖的新能源集群發展,國科領纖在基礎材料技術上取得的明顯突破、碳紙制備工藝的自主可控、以及正在建設中的碳紙制備產線,充分驗證了團隊的技術領先以及商業成熟度,我們期待國科領纖能加速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的國產化。”
小飯桌創投合伙人張筱燕表示:“作為燃料電池的關鍵核心材料碳纖維紙,其國產化目前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如何實現降本增效、適應更多應用場景等等都迫在眉睫。國科領纖創業團隊在該領域已經深耕二十余年,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程化經驗,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具備從連續纖維處理、碳原紙生產、碳紙生產全流程技術、批量化生產的團隊。小飯桌創投也希望可以助力國科領纖,一起早日實現氫燃料電池用碳紙的自主可控,推動中國氫燃料電池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