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關于《北京市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目標到2027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北京市氫能產業標準體系,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標準基本打通。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5項以上,深度參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20項以上,主導制修訂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30項以上,對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依據國家氫能產業標準體系結構的劃分,北京市氫能產業標準體系總體結構分為氫能基礎與安全、氫能供應、氫能應用三個層級。第一層級基礎與安全標準是氫能供應與氫能應用標準的基礎支撐,規定了本專業領域具有廣泛適用范圍或通用條款的標準。第二層級氫能供應標準是氫能應用標準的基礎保障,包括氫制備、氫儲存和輸運、氫加注三個部分。第三層級氫能應用標準是氫能供應的下游環節,面向應用具體需求,包括氫能應用基礎、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
北京市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包括基礎與安全、氫制備、氫儲存和輸運、氫加注、氫能應用等5個一級子體系、21個二級子體系、71個三級子體系及若干四級、五級子體系。
據《意見稿》,目前氫能產業已發布實施標準共計163項,其中國家標準123項,行業標準19項,地方標準4項,團體標準17項;待制定標準(含標準計劃項目)共計150項,其中國家標準46項,行業標準49項,地方標準16項,團體標準39項。
當前,中國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涵蓋制氫、儲運、加氫站、燃料電池及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標準框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協同推進,重點圍繞氫氣質量、儲運安全、加氫設施建設等關鍵環節制定規范。例如,GB/T 34542《氫氣儲存輸送系統》等標準已落地實施,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率先探索地方標準試點。但整體仍存在部分環節標準缺失(如綠氫認證、液氫儲運)、國際標準接軌不足等問題。下一步需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技術創新與標準聯動,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協同,為氫能規模化應用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