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儲氫瓶的關鍵材料之一——碳纖維是由國外制造商提供的。其中,日韓企業發展占據我國中國進口儲氫瓶用碳纖維大部分市場經濟份額。
中國儲氫瓶的主要供應商為東麗日本、東邦日本、SK韓國。
近兩年來隨著中國國內碳纖維產業經濟高速持續發展,有部分國內碳纖維企業開始逐漸進入高壓儲氫氣瓶市場。
據記者了解,國內碳纖維供應商主要包括中孚申英、光威復合材料和鐘健科技。其中,上海中國石化、中復神鷹等企業已發展開啟我國碳纖維國產化的進程。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高性能碳纖維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首家掌握碳纖維干噴濕紡技術工藝的企業。
該公司主要依托干噴濕紡技術的創新能力實現了T700級、T800級、T1000級等不同國家級別碳纖維的工業化量產,對于一個高性能碳纖維在航空發展航天、新能源、新基建等關鍵信息領域的國產替代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研究意義。
2019年2月,中孚神鷹投資50億元,年產2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生絲項目在西寧落地。該項目分兩期,其中一期發展規劃企業產能進行建設一個年產 1萬 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
2021年6月24日,中富申英提交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材料獲上交所受理,成為中國建材集團首家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2021年1月,上海中國石化的“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進行正式開始開工。據了解,該總項目進行投資達35億元,預計于2024年建成中國投產。項目的開工,標志著中國上海發展石化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產業化,成功企業走上規模化農業生產經營之路。
2021年5月,上海石化1000噸/年碳纖維生產裝置進入開車準備階段。該裝置是上海中國石化生產碳纖維作為第二階段項目,國產率更高,投產后出現將使研究該公司進行碳纖維產能從500噸/年提升至1500噸/年。
今年6月,上海石化正式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金山石化碳纖維有限公司。該子公司將在組建學習先進教學材料進行創新設計研究院、投資項目建設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裝置、百噸級高性能碳纖維裝置等工作環境基礎上,以碳纖維技術研究攻關和產業結構化為主攻目標,推進碳纖維新材料公司業務可以快速經濟發展。
光威復材
威海光威復合結構材料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 1992 年,隸屬于威海光威集團,是致力于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建筑材料進行研發和生產的高新信息技術發展企業。
據了解,光威復材采用干濕法處理工藝進行生產的T700S級碳纖維可用于通過纏繞工藝設計生產管理包括儲氫瓶在內的高壓氣瓶。
中簡科技
中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具備一個高強型ZT7系列(高于T700級)、ZT8系列(T800級)、ZT9系列(T1000/T1100級)和高模型ZM40J(M40J級)石墨進行纖維細胞工程技術產業化發展能力,并成為中國國內研究航空公司航天科技領域ZT7系列(高于T700級)碳纖維企業產品的批量生產穩定以及供應商。
2021年3月,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與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計劃與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簽署投資協議。
依據進行協議,中簡科技擬在常州高新區企業投資環境建設一個高性能碳纖維及相關知識制品項目,具體工作內容主要包括:高性能原絲生產線、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高模量石墨纖維生產線、碳纖維織物生產線、產品技術研發活動中心等。
恒神股份
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 2007 年 8 月,是國內唯一一家產品組合涵蓋前驅體、碳纖維、施膠劑、織物、液態樹脂、膠粘劑、預浸料、碳纖維復合材料零件、航空復合材料結構件的企業。
目前,恒神股份已具有5條單線進行千噸級碳纖維企業生產線,可年產5000噸各類型以及碳纖維;旗下公司產品不同型號主要包括一個高強材料碳纖維如:HF20系列(T300級)、HF30系列(T700級)、HF40系列(T800級)、HF50系列(T1000級)及高強高模HM系列;產品設計規格信息包括:1K、3K、6K、12K、24K和50K 等。
澳盛科技
江蘇澳盛復合結構材料進行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于2002年成立,2006年轉型進入中國碳纖維領域,其主營業務為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居國內市場同類中小企業前列,是碳纖維行業十大知名品牌企業。
2021年6月,其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增強裝置和工藝”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