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中石化宣布實施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加快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建設,長期努力成為世界領先的氫能公司的發展目標。該公司將遵循“加氫引領、綠氫示范、雙輪驅動、助力減碳”的思路,聚焦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領域,大力推進氫能一體化業務,推動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這是中石化進一步貫徹落實總書記國家能源安全重要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推動氫能科技革命性突破,促進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重點應用領域的大規模市場滲透,促進氫能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一體化發展。
根據中國石化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公司將打造規模最大、科技領先、管理一流的“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為目標,圍繞氫能交通、綠氫煉化兩大領域積極推進產業示范,從三個方面發展氫能業務。
加強產業培育,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石化將堅持“國家有布局、市場有需求、發展有效益、戰略有協同”原則,依照“油氣氫電服”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理念,積極穩步推進加氫站網絡布局。規劃到2025年建成加氫能力約12萬噸/年,全力滿足消費終端加氫要求;在現有煉化、煤化工制氫的前提下,大力推進能再生電力制氫,進一步擴大清潔綠氫生產應用規模,重點布局建設綠色電力制氫重大示范項目,逐步取代煉制行業化石原料制氫,促進工業領域深度滲碳;積極配合多方優勢資源,推動建立全國氫氣生產、應用、加氫站網絡、科技裝備等產業鏈數據庫,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數據支持,促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加強創新驅動,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石化將加強技術研究,努力在高性能燃料電池催化等石化材料、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加氫站關鍵設備國產化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為實現氫能產業鏈自主可控
同時,中石化將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建設以骨干企業為牽引、高校聯合攻關的創新聯合體,積極引導搭建國家級創新平臺,著力建設高效協作創新網絡,共同推進氫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進程。
深化戰略合作,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協同發展。近年來,圍繞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中石化與國內主要能源企業深化互利合作,戰略投資上海重塑、中鼎恒盛、海德利森、國富氫能、上海舜華、中科富海等產業鏈頭部企業,與法國液空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康明斯簽署合作意向書并成立合資公司生產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
7月14日,中石化成功開展了《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建設推進會暨高質量發展論壇》,與河南機場集團、寶武清潔能源公司、一汽解放、中國氫能聯盟、中國船級社、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武漢綠動氫能技術公司等8家單位簽署了氫能產業鏈建設合作協議,共同規劃建設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促進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國家規劃》),明確了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氫能的戰略定位,為我國氫能產業的中長期發展繪制了藍圖。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居世界第一,在清潔低碳氫能源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從中長期來看,能源轉型將明顯加快,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極化的趨勢不可逆轉。
氫能作為一種具有廣泛優勢的二次能源,是有效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已成為道路運輸、工業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最佳選擇,對確保能源安全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中石化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與政府產業基金、金融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合作,共同建立氫能產業創新發展平臺,支撐建設產業鏈完整、分工協作、共同發展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中石化將與產業鏈相關同仁合作,開拓進取,成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共同激發氫能“鏈式反應”,釋放能源革命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