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氫.組織
從事技術信息分析的日本Astamuse對2010年至2019年全球申請的近17萬件專利進行了各國氫能綜合競爭力評估:日本排名第一,中國和美國、韓國排名第二到第四。目前日本大幅領先,中國、美國和韓國處于第二梯隊,德國等緊隨其后。
2021-10-20 氫.儲運
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國首位火炬手李家軍和希臘運動員安東尼奧·安東尼奧完成了火炬的交接。由碳纖維制成的“飛翔”火炬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THREE60 Energy展示了專有的數字技術,可以增強氫行業的維護服務
2021-10-20 氫.工業
THREE60能源公司歡迎蘇格蘭內閣負責凈零、能源和運輸的秘書展示其專有的數字技術,該技術可以為氫產業提供巨大的推動力。Scan2Fab技術通過數字化方法提供修復和完整性觀測,允許掃描陸上和海上結構的部件并生成三維模型。例如,隨著許多國家轉向海上風電場制氫,這可能會推動這一生產領域,并加強制氫設施的維護。
2021-10-19 氫.加注
10月14日,20多能源和天然氣公司的代表見證了成功點火壁掛爐,燃氣熱水器和爐具和烹飪餃子hydrogen-doped炊具現場的第一個示范項目“綠色氫”與天然氣混合在遼寧朝陽。
GKN Hydrogen和NREL獲得 170 萬美元用于開發創新的儲氫子系統
2021-10-18 氫.儲運
GKNHydrogen已被選中獲得部分800萬美元用于與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合作開發的創新儲氫子系統項目。該項目旨在驗證和演示與綜合能源系統高級研究兆瓦級氫能力集成的520公斤氫金屬氫化物存儲子系統的動態運行。HY2MEGA安裝的性能將使用ARIES設施功能在一系列操作條件和模擬用例中進行評估。據此,GKNHydrogen表示該項目將于2022年9月完成。
2021-10-18 氫.儲運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本次發射中,多項關鍵技術、材料、精密零部件都有“成都制造”的身影。記者昨日獲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使用的氫氣瓶也來自成都。目前,中材科技已成長為該細分市場的領先者,并參與了《車用壓縮氫氣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氣瓶壓力循環試驗方法》等國家標準的制定。鄭紅表示,氫氣瓶是氫能汽車的核心。
隆基氫能首臺堿性水電解槽下線,單臺制氫能力超1000Nm³/h
2021-10-18 氫.制備
10月16日,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蘇無錫舉行以“氫新世界,零碳未來”為主題的首屆堿性水電解槽下線儀式。目前,隆基氫能大型堿性水電解槽在技術上已進入行業領先行列。2021年3月31日,隆基氫能正式成立。
2021-10-15 氫.組織
PlugPower于周四正式簽署協議,表示此次收購將加強公司的氫生態系統并進一步發展業務。具體而言,ACT的專業知識將加強PlugPower的液氫輸送網絡和車隊、液氫儲存和氫移動燃料。關于此次收購,PlugPower首席執行官AndyMarsh表示:“憑借ACT的低溫技術,PlugPower將增強其從我們不斷增長的全球工廠中輸送和儲存綠色氫的能力。“自2012年以來,ACT一直在為工業氣體和能源市場提供卓越服務,我們很高興歡迎他們出色的團隊加入PlugPower家族。
2021-10-13 氫.工業
科茨國際公司昨天透露,它在下一代氣態氫反應堆設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可能使低成本氫成為可能。隨著這一突破,該集團的工業CSRV發電機100-150千瓦現在能夠利用氣態氫發電。發電機為氫反應堆提供產生氣態氫所需的3KW能量,然后將氣態氫作為運行CSRV發電機的燃料輸送。預計這將允許通過使用綠色氫進行現場清潔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