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再生能源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五年前,關于氣候變化的政治辯論只包括模糊的公關信息,沒有采取實際行動或投資的決心,但今天,這種情況已經根本改變。其中一個原因是采用了更廉價的可再生發電技術,這些技術正在支持新的電力能力的發展。排放限額(EA)和發電市場價格的提高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進程。這增強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并導致了更大膽的投資組合。有吸引力的市場環境和不斷增長的公眾期望,導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廠的建設迅速增加。但這和綠色的氫有什么關系呢?
事實上,這一現象的起源是非常不同的。這應該與各國實現經濟全面脫碳的決心以及對相關情景的分析結果有關。評估表明,基于可再生能源(RES)發電的電氣化不足以使一個經濟體完全脫碳。此外,一些部門在應用所有類型的電氣化技術方面面臨困難。這些行業包括能源密集型煉油廠、化工、化肥生產和冶金。運輸部門也提出了許多問題,特別是在重型運輸、航空和航運部門。氫既可以作為燃料,也可以作為原材料,應該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氫的策略
歐盟委員會通過的氫戰略將氫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會員國打算安裝60吉瓦電力電解裝置,到2024年生產多達100萬噸的氫。第一個示范項目將建在工業公司旁邊,作為氫的使用者。在2024-2030年,還將增加40吉瓦的電解能力。在此期間,氫氣有望融入經濟的所有部門。到2030年,經濟發展基本上將完全基于氫和綠色電力。這個野心是巨大的。電解設備將只能靠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來運轉。這意味著,僅氫經濟的發展就需要額外建設至少46gw的綠色發電設施。在評估了選址的可能性后,電量甚至可能翻倍。
乍一看,這個計劃似乎難以實現,但相關國家已經在朝著計劃的方向前進。德國將自己視為全球氫能旗手,就是最好的例證。2021年5月,德國向氫相關項目提供了60億歐元的支持。國家資助項目62個,主要涉及制氫、交通、消費、出行等領域??紤]到投資者的私人資金,預計第一批氫能項目將耗資約330億歐元。盡管如此,一些國家已經采取了國家氫能戰略,并正在考慮在不久的將來采取各種支持措施。
挑戰和解決方案
目前,綠色制氫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挑戰。其中一個問題是綠色制氫能力的發展必須與新型綠色發電園區的建設同步進行。此條件為強制條件。例如,如果從現有的水力發電廠發電來生產氫,這樣的氫就不會被認為是綠色的。不僅如此,為了確保氫只通過綠色電力產生,還引入了15分鐘生產和消費平衡的條件。換句話說,電解裝置在任何時候都能產生和電一樣多的綠色氫。
在運輸氫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挑戰。它的壓縮和運輸相對昂貴,所以計劃將氫與天然氣混合,并使用現有的管道基礎設施,至少在過渡階段是這樣。預期隨著能力的增加和執行一些技術改進,這些管道最終將百分之百改裝以運輸氫氣。
氫生產的實際步驟
如前所述,綠色氫不僅僅是簡單地使用電解裝置。這個領域還伴隨著一系列新的主題:開發新的電力容量,解決氫運輸問題,尋找客戶和許多其他細微差別。可再生能源開發公司“綠色天才”目前正在積極開發示范項目。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學習所有關于新技術的知識,并驗證其用法。作為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比市場現狀更進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堅信,只有從實際試驗中獲得的結果,才能讓我們相信并進一步推動整個歐洲的氫革命。
摘譯自:CEENERGY NEWS
相關推薦: